新基建之特高壓設備的5大核心設備和特點
如果說20年前中國經濟的“新基建”是鐵路、公路、機場的話,那么,支撐未來中國經濟社會繁榮發(fā)展的“新基建”則是數據中心、5G、特高壓、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工業(yè)互聯(lián)網等科技創(chuàng)新領域基礎設施,以及城市交通、教育、醫(yī)療、社保等民生消費升級領域基礎設施。
“新基建”不僅是應對疫情和經濟下行的有效政策手段,更是貿易摩擦下大國競爭和改革創(chuàng)新的關鍵殺手锏,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國運之戰(zhàn),勝負手。本文,我們將從“新基建”之特高壓領域出發(fā),希望能給大家一舉廓清未來大勢。
特高壓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000千伏及以上交流電的電壓等級,具有輸送容量大、送電距離長、線路損耗低、工程投資省等技術優(yōu)勢。國家電網近日印發(fā)了公司2020年重點工作任務的通知,此次工作任務要求年內開工建設白鶴灘-江蘇特高壓直流、華中特高壓交流環(huán)網等工程,年內核準南陽-荊門-長沙、武漢-南昌、白鶴灘-江蘇等7條特高壓工程,力度超預期。
按照每條特高壓約200億元投資測算,年內新審批的7條特高壓線路或將帶來約1500億元左右的市場增量空間。山東電力設備、湖南長高、平高電氣、新疆特變等,都是這場盛宴的直接受惠者。
我們了解一個行業(yè),先從熟悉它的產業(yè)鏈開始:
特高壓屬于國家電網控制行業(yè),從上游的項目業(yè)主,到中游的設計、設備廠商,以及下游的運行維護,唯一外包也是上市公司密集分布的領域只有設備廠商。直流特高壓重點設備:
直流特高壓主要包括10大設備,從以往的設備投資測算來看,10大設備中主要包括特高壓設備的3大核心設備:換流閥(占總體預算約40%)、換流變壓器(占總體預算約50%)、直流控制保護(占總體預算約5%)
一、三大核心設備——換流閥
換流閥是整個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核心部件,技術層面來看,我國處于領先優(yōu)勢,攻克了換流閥多物理場協(xié)調控制難題,打破了ABB和西門子的技術壟斷。
從歷年的各線路中標情況來看,四大主要設備供應廠商為:國電南瑞(占40%)、許繼電氣(占35%)、中國西電(占20%)、四方股份(占5%);
二、三大核心設備——換流變壓器換流變壓器是直流輸電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設備之一,同時也是整個換流站耗資最大的設備。
從歷年的各線路中標情況來看,三大主要設備供應廠商為:特變電工占40%、中國西電占25%、保變電氣占25%。
三、三大核心設備——直流控制保護從歷年的各線路中標情況來看(數據來源:國家電網電子商務平臺),三大主要設備供應廠商為:國電南瑞(50%)、許繼電氣(40%)、四方股份(8%)。
首次在特高壓直流線路中采用直流線路與接地極線路垂直排列同塔架設技術
采用了直流線路與接地極線路垂直排列同塔架設技術,該方案為國內特高壓直流線路首次采用,相比水平排列的共塔設計方案壓縮約40米的走廊寬度,減少拆遷約6萬平方米,減少土地資源占用和拆遷量,降低協(xié)議難度。首次在特高壓直流線路中采用“燕翅型”橫擔
廣東段的35米/秒、37米/秒高風速區(qū)鐵塔橫擔采用了“燕翅型”橫擔,達到縮短橫擔,減小導線間距的目標。優(yōu)化后導線極間距由28米縮短為22米,而塔重基本無增大,具有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優(yōu)化線路路徑,降低工程造價
利用海拉瓦技術和最新高清晰度衛(wèi)星影像、航片、地質遙感和GPS等高科技手段,對路徑大方案的優(yōu)化選擇和局部方案進行了詳細技術經濟比較,優(yōu)化選擇出了最佳路徑方案。采取負保護角設計,降低雷擊跳閘率
利用多種方法進行了反擊跳閘率的分析計算,并根據計算結果,全線桿塔采用了負保護角設計,達到了使特高壓線路預期雷擊跳閘率低于500千伏線路的目標。確定經濟合理的塔型規(guī)劃
應用航片、DEM數字地面模型和輸電線路優(yōu)化決策軟件等先進技術,采用動態(tài)規(guī)劃原理,分風區(qū)、冰區(qū)進行了桿塔規(guī)劃研究,在保證線路安全性的同時,也有效合理地控制了工程造價。鐵塔全方位長短腿與高低基礎配合使用
線路所經地區(qū),地形復雜,山地、丘陵較多,鐵塔全方位長短腿與高低基礎的配合使用,有效地解決了基面開方過大的問題,達到少開方或不開方的環(huán)保目的。分段差異化配置,提高絕緣水平
全線按分段差異化絕緣配置絕緣子片數和招弧角間隙值,通過提高接地極線路的絕緣水平,有效解決接地極線路的絕緣閃絡問題,保障接地極線路乃至直流輸電系統(tǒng)的安全穩(wěn)定運行。
新基建、特高壓的相關資訊: